第8522个成功案例(江西鹰潭余江陈某贞成功回家)
“妈,爸!”10月2日,江西鹰潭余江的一间屋子里,1989年出生的陈女士带着孩子,与等候在此的亲生父母紧紧相拥,34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化作滚烫的泪水。这场跨越福建与江西两省的寻亲之旅,在公益志愿者的接力帮扶与科技力量的助力下,终迎圆满结局。
时间回溯到1989年,刚出生不久的陈女士便被抱至福建福州生活。随着年岁增长,“寻根”的念头在她心中愈发强烈。去年,她主动采血入库,将寻亲的希望寄托于DNA技术的力量。
今年7月24日,陈女士通过江西寻亲群,联系上让爱回家公益寻人网江西服务中心寻亲联络组的曾小媛。了解情况后,曾小媛第一时间为其搭建起寻亲桥梁,推荐了熟悉当地情况的江西鹰潭余江仁哥,并迅速建群完成对接。
寻亲的接力棒随即传到仁哥手中。他一边将陈女士的寻亲信息转发至余江本地多个社群扩大传播范围,一边采取最朴实的走访方式,前往余江铁路局周边挨家打听,并向数位高龄老人耐心询问线索。这份不放弃的坚持,为后续的团圆埋下伏笔。
爱心与信息的传递终见回响。陈女士的寻亲信息经多次转发后,被其亲生父母意外看到。压抑多年的思念瞬间被点燃,老两口立刻前往当地公安局采血,期盼能通过科学手段确认亲缘关系。
9月29日,一个让所有人振奋的消息传来——DNA比对成功!跨越34年的血缘羁绊,终于通过科技手段得到确认。10月初,陈女士与家人率先通过视频通话“相见”,屏幕两端的哽咽与问候,提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10月2日,陈女士带着孩子驱车从福建福州出发,一路奔向江西鹰潭余江的家。见面的瞬间,没有生疏的隔阂,只有血脉相连的温情。在余江的两天里,她与亲生父母细数过往,感受着迟来的亲情关怀。10月4日,带着满满的牵挂与温暖,陈女士返程福建,而这段跨越千里的亲情联结,已然成为她心中最珍贵的羁绊。
从主动采血寻根,到公益志愿者接力帮扶,再到DNA技术终定亲缘,这场团圆的背后,是寻亲者的坚持、志愿者的善意,更是科技与爱心共同编织的希望之网。正如“让爱回家”的公益宗旨所言,每一次不放弃的寻找,都在为失散的家庭点亮归途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