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1个成功案例(四川省巴中市冯某回家)
惊现屋檐下的堵气少年
2021年6月25日下午,樟木头石新派出所出警民警带回一位15岁少年。
还是一个孩子,不像流浪人员;又不像干坏事的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堵气离家出走有半个月,睡在别人屋檐下,被好心人发现后报警,由民警带回派出所。
因为在派出所里,不管民警怎么询问,一直不肯开口说话,无法获取他的身份信息及父母信息,而且用人脸识别系统也无法识别出来。
晚上6点多,派出所值班民警钟警官把此事发到让爱回家群,求助让爱回家平台的帮助,帮他寻找父母!
此时,正是下班时间,让爱回家获悉后立即组织志愿者前往石新派出所了解情况。
志愿者到达现场后,仍然是当我们耳边风,不吃饭也不喝水,说什么也不会理你,只见他心中有一股怨气,通过轮翻耐心的挖掘,只知道是四川巴中人,再也没有进展!
后来,得知是四川口音,深夜智生姐赶到派出所用家乡话一直跟他沟通,利用心理战术,站在小孩的立场博得共鸣,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慢慢透露一些信息!
原来跟父母一起住在樟木头樟洋社区,后来拿到了父母的电话,打电话让妈妈过来派出所。
妈妈的到来,道出了实情:
1、还没有办身份证;
2、上了5年武术学校,现在是辍学状态;
3、辍学后,在工厂打零工两个月;
4、上班的工资几乎都拿去网吧上网花完了;
5、抱怨父母不给他智能手机,只给了老年机;
6、父母也很无耐、表示无法管教,父母亲不理他、不找他,所以一直堵气就不想回家!
志愿者没吃晚饭,饿着肚子坚持到妈妈的到来,为的是能母子重聚,放下之前一切的怨气及不愉快,让妈妈把儿子带回家,重回天伦之乐!
志愿者也给妈妈一些建议及忠告,“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青少年的孩子正是判逆时期,应该正确引导。
工作是生活之本,是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但也不能只顾工作不顾孩子。经历此次的救助,孩子的成长、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任其自然,就会走歪路、走错路,影响孩子的前途,甚至一生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
希望此次志愿者的付出没有白费,父母能够及时教育孩子,引导他走向正轨;希望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理解父母的出发点,重新找回自已的方向,前途将一片光明!
为缘寻找!让爱回家!不抛弃!不放弃!
编后记:
本案例由张智生负责整理上传。
让爱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让爱回家的志愿者们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成果。在这里,我们向每一位参加过救助的单位以及个人致敬。救助工作完成后,后台志愿者在整理案例过程中,因无法亲身到案例现场,加上案例编写,上传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有所遗漏或者误解。为确保救助过程以及成果能够真实地还原与呈现。欢迎您不吝指出文章的遗漏、偏差或者不妥之处,您可以随时跟后台负责人小佳(微信号: aihuijiagongyi)联系。我们将在确认您提供的资料无误后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