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视台记者探访“伍学花向阳工作室” 爱心助学照亮青少年成长路
一间普通的社区教室,一位七旬老人半个世纪的坚守,让数百名困难学生的求学路不再迷茫。
2025年10月12日上午,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伍学花向阳工作室”内,欢声笑语不断,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助学助残部正在这里开展青少年关爱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会长郭才华;助学助残部部长伍学花,副部长肖莉芬、吴蔚、凌宗基;宣传部宣传员吴吉镁;敬老部副部长陈小红;协会信息资料部部长徐鹏伟,志愿者陈言人、邓九龙、杨梦亲。
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梁月怀和万光逸专程采访,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普通志愿者如何用爱心与责任编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五十年爱心接力
梁记者走进工作室时,伍学花和她的志愿者团队正在为社区的孩子们辅导功课。76岁的伍学花爱人陈言人精神矍铄,耐心地为一名初中生讲解数学题。南昌市西湖区政协委员、南昌一中资深英语教师金如涛在得知“伍学花向阳工作室”急缺英语辅导老师时,主动联系伍学花部长,牺牲个人的周末休息时间来为几位家庭困难的初中学生义务辅导英语;伍学花曾经辅导过的学生龚文婷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工作室接过伍妈妈的接力棒,坚持每周为孩子们免费补习,把爱心传递下去!
77岁的宣传部宣传员吴吉镁老当益壮,发挥余热,积极为志愿者们拍照摄影,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位被誉为“中国好人”的老人,已在这条公益路上行,走了整整五十年。伍学花的故事始于1975年。那一年,20岁的她开始帮助第一名失去父母照顾的学生。
“我自己的童年很坎坷,知道困境中的孩子多么需要帮助,”伍学花向记者回忆道,“我从小就立志,有能力一定要帮助那些读书困难的孩子。”伍学花出生于一个特殊家庭,母亲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父亲重病卧床。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是当地居委会主任的帮助让她走出困境,这份恩情她铭记至今。
照亮成长之路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不仅辅导孩子们作业,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综合发展。伍学花部长向记者介绍:“我们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价值观。”
工作室借鉴了先进的青少年发展理念,通过健康的生活技能培训、职业准备引导和金融知识普及,为孩子们成年做好准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伍学花的善举如一块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
在伍学花和陈言人夫妇的感召下,“伍学花向阳工作室”于西湖区南浦街道正式成立,成为关爱青少年的坚实阵地。
今年5月,江西省副省长孙洪山、省关工委主任周萌一行曾专程来工作室调研,对伍学花夫妇发挥“五老”余热、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孙洪山在调研中强调:“要持续优化工作室功能,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素质提升基地与成长实践园地。”
爱的延续与传承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正在接受辅导的初中生张浩哲同学说:“伍奶奶和志愿者们不仅帮我提高了成绩,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和责任。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正是伍学花最希望看到的--爱心接力棒的传递。
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在2025年下半年规划了多项重点活动,包括重阳节系列活动、公益体育活动以及移风易俗宣传等。这些活动将进一步拓展青少年关爱的内涵和外延。
采访结束时,伍学花没有停歇,又和志愿者肖莉芬、吴蔚、凌宗基前往家庭困难的孩子张浩哲家里慰问。张浩哲的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和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伍学花得知孩子家里的情况后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孩子免费到工作室补习功课,深圳的爱心人士周艳在伍学花事迹的感染下加入了让爱回家志愿者队伍,她在让爱回家助学助残部7月13日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中还特意从深圳带领女儿赶来会场现场捐资助学2000元钱,主动提出和张浩哲结对子当他的“爱心妈妈”,还特意给张浩哲买来了学习书桌,让孩子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让爱回家公益寻人网全国平台执行会长方刚多年来一直帮助困难学生,支持协会的发展。
五十年来,从“伍姐”到“伍妈妈”,再到如今的“伍奶奶”,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她那颗始终燃烧的公益心。她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正在赣鄱大地上悄然绽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也将在郭才华会长的带领下在公益路上一路前行!为缘寻找,让爱回家,不抛弃!不放弃!用一束微光聚为一团火焰,点亮每位孩子的求学之路!
文章来源: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
活动队伍:南昌市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
编后记:案例总结如未完善,请与网站编辑者【小陈:15918384918(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核实后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