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的回家之路

流浪汉的回家之路

8流浪者因身份证丢失无法回家流浪西乡立交高架桥下,“让爱回家”志愿者无意间发现,顺利帮其中6人找到亲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03月09日        版次:SA06    作者:孙雅茜


 

   杳无音讯四年后,阿华(右)终于见到弟弟阿林(化名),姐弟抱头痛哭。

小诚(化名)在深流浪10年,妈妈见到小诚后嚎啕大哭。



 在深圳西乡立交高架桥下,是8位在深多年的流浪者的“家”。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 0岁,没有任何证件,风餐露宿,靠打零工勉强度日。3月8日下午5时许,他们当中6位流浪者的家属终于在此找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亲人。

    现场:“我现在没脸回家!”

    8日清晨的一场雨让深圳再次陷入“倒春寒”中,南都记者与深圳“让爱回家”的志愿者一同赶到宝安区西乡立交高架桥下,荒草丛生的一处空地上,8名年轻小伙正并排坐在地上与“假装”为他们介绍工作的志愿者交谈。

    他们没有床,就在空地上铺了一些床垫,床垫上铺着一些旧棉被,有的则干脆床垫也没有,“床”旁边散落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衣服挂在桥墩旁的一根柱子上,不远处还丢放了很多废旧物品。刚刚27岁的阿林(化名)与身边朋友开着玩笑,他也是这群流浪汉的一员。

    阿林的二哥阿峰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阿林,令人意外的是,正在说话的流浪汉们有的立刻从地上站起来用衣服捂着脸跑着离开,而阿林则直直地站了起来,愣了一下说:“你们咋来了?姐!”大姐阿华一下子扑进了弟弟怀里泣不成声,失散多年的亲人找到了。

    与阿林类似,包括湖北的小诚在内,共有6个家庭在这座桥下顺利团聚。一时间,哭喊与泪水充斥在立交桥下。

    “我现在没脸回家!我过年再回去好不好?现在我这样怎么回去!”湖北的小诚在看到自己父母和哥哥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相认,而是转身就跑,在被拉住之后还一直挣扎着要走。面对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家人和“一起回家”的要求,这个在外流浪十年的小伙表现出强烈的抗拒。而他年过五旬的母亲在看到小儿子如此反应之后,则“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随后趴在小儿子身上嚎啕大哭,用湖北家乡话呼喊着儿子。

    志愿者无意间发现这个“临时的家”

    3月5日,深圳“让爱回家”的志愿者程先生偶然间在深圳西乡立交高架桥下发现了这个“流浪者之家”。

    “让爱回家”志愿者介绍,在西乡立交高架桥下长期居住着8- 11位流浪者,他们连身份证也没有,有的是常年与家人失去联系且没有办法回家,有的因为没有证件找不到工作。为了不“惊扰”到他们,志愿者以“找工作”和“帮忙补办身份证”为由拍摄了他们的正面照片并得到了这些流浪者的姓名、家庭地址等信息。

    几乎是第一时间,这些关键信息被反馈到了“让爱回家”公益组织的线上平台,后台“寻亲组”的队员立刻着手联系这些流浪者老家的派出所,并很快联系到了当地村委会或对接上当地的义工组织。没想到,短短几天,共有8位流浪者的家属联系上,经过沟通,其中6人的家属立刻出发来深与失散的亲人相见。

    十年寻亲

    小诚(化名)的家人正是在3月5日当晚从孝感当地的义工组织处得到了“终于找到小诚”的消息,看到微信传来的小诚近照时,小诚妈妈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小儿子,“黑了,瘦了,但那就是我的小诚”。次日,小诚的哥哥即与父母一同踏上了赴深的高铁,“失去联系十年了,我们再也等不下去了”。

    2006年,刚刚18岁的小诚同堂哥一起从湖北孝感老家出发前往深圳打工。离家头两年,小诚还与家人保持着电话沟通。“虽然电话打得少,但家里至少还有着他的消息。家里最后一次有他的消息还是他往家打钱,”小诚的哥哥回忆道,然而之后,再没有了小诚的消息。家人试过托在深的小诚的小叔和堂兄寻找,可是始终没能有任何消息。

    失散4年,亲人买来新鞋新衣

    3月8日的认亲家属中,拎着大包小包的阿华一家显得有些“特别”。一箱谷粒多、一大袋面包、一双新皮鞋、一件新外套……

    阿华说,从志愿者处听说小弟阿林(化名)流浪在外期间是住在桥洞里,生活环境很差,所以专程给阿林买了新衣新鞋,见到弟弟要第一时间给他换上。细心的姐姐阿华甚至还为其他一时没能找到家人的流浪者准备了面包和谷粒多,“听志愿者说跟我弟弟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些流浪者,我弟弟年纪小,在外面的这些日子多亏他们照应,我能力也有限,送些吃的希望能帮到他们,”阿华说。

    自2013年9月失去阿林音讯后,这家人几乎每年都要来深圳寻亲。阿华说,由于没有任何音讯,他们只能在深圳一家一家的找派出所查询小林身份证使用情况。家中的母亲由于过度思念小儿子终日以泪洗面,刚过50岁眼睛就几乎看不清站在对面的人。母亲甚至一度也有了来深圳流浪的念头,“她说自己在深圳街头捡瓶子拾废品也能活下去,而且说不定在街上就能偶然遇见自己的儿子”,谈到日夜思念弟弟的母亲,阿华几度哽咽。3月6日,阿华终于得到了弟弟的消息,一看到阿林的照片阿华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小弟,没有怀疑,立刻与丈夫和二弟动身来深。

    “没有身份证不能回家”

    经过了解,在西乡立交高架桥下“暂住”的这8位流浪者,开始流浪的“导火线”几乎都是因为证件丢失。

    阿林说,2013年,自己原先打工的工厂倒闭,工作和住所一时间都失去了。紧接着因为意外,自己不慎丢失了包括身份证在内的所有证件和随身物品。“也想过补办身份证,去了几次都没找到地方”,阿林说,没有身份证便不能正常参加招工,只能依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慢慢地就认识了这些同样没有身份证的人。

    与阿林类似的遭遇,这几位流浪者差不多都经历过。平均年龄不足30岁,少年辍学,赴深打工,一朝不慎丢失了证件未能当即解决问题,只能打零工微薄度日,最终流落街头,又因为自尊心强、好面子,不愿意家人知道自己的现状,不愿意让同家人联系,多年以后也就习惯了流浪生活。

    没有身份证,所以不能买回家的车票,没有身份证,所以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工作……在南都记者的询问中,“没有身份证”似乎成为了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去过派出所,也多次试图找个补办身份证的地方,这么多年一直没找到”,面对家人和记者阿林这样说。

    而志愿者则向记者表示,阿林曾私下告诉他,自己过得不好不愿意现在就这样回家才是一直没有补办身份证,也没有联系家人的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仍有一位也曾在深圳西乡立交高架桥下“暂住”的流浪者,因为这次的集体认亲而惊动离开没能取得联系。

    相关链接

    组建一支爱心队伍帮流浪者回家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在很多内地人心目中是‘财富之地’,有很多最初抱着‘追求梦想’的人来到深圳打拼,有些人遭受挫折后没能振作,选择了流浪。”张世伟是“让爱回家”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者,说起自己组建这支爱心团队的初心和经历,张世伟称,一开始只是自己个人的善举,如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看到流落街头的流浪者便买瓶水递过去,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专门组建这样一支队伍。

    直到去年6月,张世伟帮助一位与家人失散十余年的安徽籍男子回家后,便开始将自己的善心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2016年8月,张世伟带头成立“让爱回家”工作室,组建起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截至目前,这支自发帮人寻亲与归家的队伍已发展至上千人。2016年至今,“让爱回家”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共帮助200余个流浪者回归家庭,

    “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放慢脚步去关心身边的人,或许就能帮助到一个家庭。”张世伟表示,目前“让爱回家”志愿者服务队的爱心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上千人。“几分钟的时间,或许就能完成一个家庭的团聚,看到流浪者与家人团圆的那一刻,就是我们最大的意义。”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孙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