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像比对技术 畅通流浪人员回家路


       对于流浪人员来说,回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渴望,而对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说,帮助更多的流浪人员和家人团聚,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一直以来,泰安市救助管理站都在默默地为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流浪未成年人找到回家的路,这些人员中,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家在何处、亲人是谁、自己是谁,回家之路重重受阻。

百公里的路,他们走了4年

      2015年3月17日,有群众报警称在黄前水库附近发现一个露宿的聋哑老人,黄前派出所出警后将其送至救助站,经救助站工作人员检查及与护送的民警进行沟通后未发现任何有效的身份信息,工作人员观察其身着较为干净,头发也像是刚刚理过,初步判断该人可能是黄前附近村庄内的走失人员。从那时起,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其刚到站半年多的时间里带着极大的希望走遍了黄前镇的29个行政村和其当初露宿地附近的十几个村庄为其寻找家人,但始终没有得到和耿某有关的任何信息。因为没有有效的身份信息,救助站经《泰山晚报》、头条推送等信息传播平台、采集DNA进行比对帮其寻家,但仍寻亲无果。


耿某与家人团聚



       与耿某有着类似情况的还有陈某英。2014年10月,派出所民警送一名聋哑妇女到救助站,工作人员看她双手老茧较厚,穿戴干净,应该是在家经常干农活,不像是被遗弃的,她本人也非常着急,常常闹着向站上人员比划着要回家。除了尝试了录入寻亲系统等和耿某一样的寻亲方式,救助站工作人员还特意带着陈某英到当地聋哑人学校找到教手语的专业老师与她沟通,遗憾的是陈某英不懂得正规手语,也不会写字,她的比比划划只是自己表达想法的一种手势。


将陈某英护送至莱芜救助站



        还有存有精神症状的申某良。2015年12月3日晚上,满庄镇派出所送来一名流浪汉,穿的非常脏乱,蓬头垢面,行为异常,经常自言自语,念念有词,在路边、村头以捡拾垃圾为生,附近的妇女小孩见了非常害怕, 对他进行入站登记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同他沟通后发现他精神异常,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一概不能说出。


将申某良护送至济宁救助站



       类似耿某、陈某英和申某良这样长期无法确定户籍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内还有20多人,滞留期间,救助站一直在主动为他们寻家。2015年10月12日起,民政部门启用三期救助管理系统,救助站立即把他们的信息录入;2017年3月,公安部门启动了一套DNA比对系统,工作人员把他们的信息同步录入;2017年4月,工作人员把他们的信息发布在全国寻亲网上,有时也会反馈回一些模糊的信息,每当这时,工作人员都会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核实这些信息,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得到的答复都是查无此人,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过为他们找家、让他们回家的心愿。


护送赵某秀返家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转机出现在2018年4月,省民政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救助站将长期滞站人员采集照片进行人像比对,泰安市救助管理站采集了26位滞站人员的脸部图像,通过“人像比对”技术,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在大数据中生成耿某、申某良、赵某秀、陈某英4名人员疑似户籍信息,通过救助站工人员进一步核查,确认4人户籍信息属实。在户籍信息得到确认后,为了尽快让他们与家人团聚,站上安排工作人员迅速将他们送回家人身边。



        除此之外,泰安市救助管理站还将人像比对确定身份的2名泰安籍在济南救助站和菏泽救助站滞站人员护送返乡,目前正在协助烟台救助站、德州救助站核查人像比对出的疑似泰安籍流浪人员。



        多年来,泰安市救助管理站认真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工作,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寻亲手段,帮助受助人员早日找到家。寻亲方式最早是简单的询问,后来发展到根据口音、生活、饮食习惯的蛛丝马迹寻找线索,再通过邮箱发送照片请目的地救助站协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QQ、微信取代了邮箱传送,音频、视频、实时对讲提高了甄别的成功率。尤其是三期救助系统应用后,救助的同时就能在救助系统和今日头条上发布寻亲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2015年开始,在民政部的领导下,各地救助管理机构积极作为,先后将DNA比对,人像比对等先进技术应用于长期滞站人员筛查,大大提高了寻亲成功率。

       下一步,救助站将形成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的流浪乞讨人员、滞留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和寻亲服务机制,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更早、更快地帮助受助人员找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