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1个成功案例(河南省邓州市张某涛回家)
第4551个成功案例(河南省邓州市张某涛回家)
业余几个小时能做点什么呢?
答:能做很多事,还能“救人”
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自从加入让爱回家志愿者服务队后,他们不再打牌玩游戏,而是利用休息时间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感恩大爱的您们一起来传递爱!
2021年1月22日下午16.13分,一位叫罗道忠的志愿者在下沙广场篮球场打球,发现一名男子衣衫褴褛,下身未穿裤子,套着条裙子没有穿鞋子,只有左脚套着一只袜子毫无目的来回在广场穿梭,于是放下手中的篮球上前与他交谈。在附近的志愿者迅速赶往下沙广场进行协助。志愿者表明来意后,这名男子慢慢放下防备心,与志愿者畅谈起来。随即在本子上写下自己及其父母其胞弟的姓名及家庭住址。
这名男子叫张某涛,黑龙江人,平时做日结工为生,租房在附近,持有二代居民身份证。其家属联系方式不详。
志愿者发现张某涛状态时常清醒,时常不清醒,对他的表述半信半疑。于是请示张某涛回出租房拿身份证核实身份。不出所料,张某涛提供的一些信息是错误的。于是志愿者们根据他提示的身份号码快速的联系到了其父亲。
回到租房时,好心的房东大叔看他没穿裤子,心疼的拿了一条裤子给他穿。
两父子最终在福隆派出所相聚了。
其父阐述,张某涛是一名精神病患者,2013年经过治疗已完全康复,随其父一同来莞打工,其间病情一直很稳定。就在半个月前,病情突然发作,期间其父试图把他带回家治疗,其父考虑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每个月领着为数不多的薪水,养活家里老母亲和儿子。儿子这病治疗费用是一笔支出,经济上并不允许,而且儿子这病不是一天两天能治好的,担心自己陪儿治疗时间漫长而丢了这唯一的经济来源的工作。
福隆派出所与志愿者得知他们的难处后,随即从两方面着手帮他们解决难题,想办法帮他们渡过难关。一方面先垫付了精神方面的治疗费用,一方面跟其父上班的负责人联系与其说明情况后,表示对他的情况非常同情,工作的事让他不用忧虑,安心陪儿治疗。
编后记:案例总结如未完善,请与网站编辑者(小佳 aihuijiagongyi)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核实后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