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6个成功案例(河南省临颖县王某岭回家)
第4266个成功案例(河南省临颖县王某岭回家)
人海茫茫,形形色色的人不停穿梭在大街小巷,我们不知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破烂,背着一个破旧的包,或停留在大街小巷,或睡在公园的草地、石凳上,或在垃圾桶边翻找食物,或席地在桥洞,他们就是流浪人员。
在现在这个物质横溢的年代,当我们吃饱喝好时很少人会去关注他们这一群体。但就有这么一个组织的志愿者们,这其中就有一个男神,他发现这一景象后就在想“他们肯定也有亲人,他们心中也定有难处,或许有家不能回,或许无家,不知归向何处,只能走到哪就在哪席地而睡吧”这个好心人便是我们敬爱的张世伟会长。
张世伟不但自己帮助流浪街友,还成立“让爱回家”志愿者组织,号召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参与到队伍中来,帮助更多的流浪街友回家。让他们结束流浪生涯,回到老家的怀抱,体验家的温暖,回归社会正常生活。有些流浪街友体验了流浪者的窘境与自愿者的难住后也发心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帮助更多的流浪街友重回家的温暖。
在2020年12月22号的一天下午,我们的罗火娣志愿者在东莞市东坑镇发现一位流浪街友,并请求志愿者支援,很快更多的志愿者一起来帮助他。志愿者在得知他的身份信息后便把资料发给战斗志愿者进行后台联络,很快我们和他的家属成功联系,我们也慢慢知道了他的信息,他叫王某岭,老家是河南省临颍县瓦店镇的,他母亲出车祸去世了,父亲不知所踪,他舅舅把他抚养长大,如今他养父年纪都很大了,生活条件也很困难。家属向我们反应他已经十五年没有回去了。十五年前,他就对养父母说要去广东挣钱养家,他好好告别养父母,就这样便踏上了南下广东的列车,他的亲人哪里知道这一别就是十多年,因为他中途回家办理过一次身份证,可他家属当时也没引起注意,没想到这一别再想相聚便是山高路远,他们也曾发过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广告,可在这茫茫人海中想找一个不愿意回家的人真的很难很难,他们村书记为了他的事也费了很多心思,可是人还是很难找到。他们在接到志愿者的电话后心里也激动,可奈何家里贫困,年纪大了出行也不方便,便联系了远在深圳打工的表哥,因为深圳离东莞也近。他表哥愿意过来。
第二天早上我们的志愿者得知家属今天会过来接人,上午八点我们的吴队长便组织有空的志愿者前去他常出现的地方寻找。志愿者骑车费了很多时间游走在大街小巷终于把人找到了。找他时他正在找工作,与一位中介在联系,当时联系好了他就坐进中介的车准备跟中介走了。这时我们的志愿者吴队长马上跑上前去跟他说我们这里有份工作正需要他,工资还可以,他才下车愿意跟我们走,队长便把他带到一间奶茶店请他喝奶茶与他闲聊。他得知没有工作后就走了,我们只有一路跟着,一边与他聊天。此时他的表哥也从深圳打滴滴过来,一路上告诉我们到哪里了,快到东坑时叫我们发他现在的位置,我们的志愿者也很为难,说他现在一直在跑,我们在后面跟着,现在也不知他要走向哪里。
后来在一个小公园他估计是走累了就坐下来了,此时我们志愿者才把位置发出去。我们也怕他不愿跟他表哥回去特意叫来苏警官前来劝导。后来没想到这次流浪街友能成功回去我们苏警官功劳很大。警察到了与他沟通也不愿意多说话。后面家属来了跟他见面时问他认不认识家属,他说不认识,当时志愿者问他表哥叫他父亲叫什么名字。他表哥说出实名。这样他才承认他表哥。但他就是不愿意跟他表哥回家,他觉得在外面的生活挺好,就不想回去。这时我们苏警官出面了,苦口婆心的劝说,又叫他表哥打电话给他老家的父母,与他父母通了一阵电话,他心里有一丝难过。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场合不打视频电话呢?因为他养父母不会用智能手机,还是用的老年机,手机不支持视频通话,所以只是打的电话。挂了电话后他还是不愿意回去。我们的苏警官又和他软磨硬泡,说要为了您的父母着想,他们很长时间没见你!想你了。后来苏警官才把他说通,愿意跟他表哥回老家。感恩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有吴队长、战斗,陈海利,肖航飞,谢队,张宏卫,胡师兄,感谢东坑公安分局的苏警官。感谢各位志愿者,因为有您们的参与,这个社会又少一位流浪街友。人人付出爱,人人得到爱。
编后记:案例总结如未完善,请与网站编辑者(小佳 aihuijiagongyi)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核实后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