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1个成功案例(湖北省随州市夏某成回家)
第4101个成功案例(湖北省随州市夏某成回家)
2020年10月17日下午14点左右,人来人往,正是上下班交替的时间。初秋的烈阳轻抚着每个人的脸庞,使人慵懒,火热却一丝不减。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头发过尺、衣衫褴褛、手拎红色塑料袋的身影印入我的眼帘,志愿者林蓉回忆道,因担心惊扰到他,一边跟踪一边急忙打电话请求附近志愿者前来支援。
很快,支援志愿者刘水军就前来会合。两人一起上前热情地询问,起初他完全不予理睬。细心的林蓉再次嘘寒问暖:“吃饭没有?饿不饿?”毫不犹豫的声音在耳旁响起”饿“。林容立马到附近的餐馆打了一份热腾腾的辣椒炒肉饭给他吃,饱受饥饿的他还没来得及把饭菜接过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狼吞虎咽。与此同时,志愿者继续与他慢慢其沟通。也许是辣椒炒肉吃出了家乡的味道,吃出了家的思念,他终于放下戒心与志愿者缓缓地进行沟通,说出自己是湖北随州人。
由于志愿者语言沟通障碍,聪明伶俐的林蓉马上联系到一位随州老乡。在进一步的努力交流后,最终确定为湖北随州广水市人。但由于流浪人员可能长时间没有与人沟通,已经出现了语言沟通障碍,耐心的志愿者问及是否会写字时,他点点头并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地址以及家人的姓名。我们由此得知流浪人员叫夏某某。
2003年的冬季,19岁的夏某某正值青春年华,"悄悄地"拿了家里9000多元钱,怀揣创业梦想,奔赴武汉,南下广东,最后落脚东莞。十七年以来,身处繁华的大都市、没有身份证、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不懂求助…,众多因素迫使他走上一条流浪之路,每天游荡在东莞的大街小巷,住桥洞、睡公园、捡食残余食物。2019年,让爱回家志愿者在厚街三屯、文化公园、汀山百悦广场等多地发现夏某某的身影,也多次借送食与他沟通,他均不说话也不理睬志愿者。志愿者也曾拍摄大头照给公安机关进行人脸识别,公安机关回复无法识别。
本着让受苦的人不再受苦,让落难的人走向新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志愿者立即报警,在河田派出所张楚源民警帮助下,被告知:此人户口已在2005年注销。不抛弃、不放弃,爱心人士接力传递信息,几经周折,让家回家东莞厚街志愿者终于联系上家属,接到"意外"电话的年迈父母,在电话那边热泪盈眶,不停的连声感谢志愿者!感谢公安民警!接到父亲电话的弟弟,喜极泣外,连忙驱车从石家庄赶回湖北老家。
血浓于水的亲情值得我们敬畏!弟弟不辞辛劳,马上再次驱车同老父亲一同赶赴东莞厚街,在厚街河田派出所见到了17年未回家的夏某某,老父亲和弟弟都掩盖不住的流下了泪水,一家人终于团聚。
临别前,让爱回家厚街志愿者给夏某某进行了简单的理发,换上新衣服,换颜之后的夏某某精神抖擞,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味道。我们知道,每一个流浪人员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更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家。我们帮助一个流浪人员回家,不仅仅是救了一条生命,更是拯救一个家庭。
为了寻找亲人,家人不惧雨雪风霜,不惜倾家荡产,踏过万水千山……可是,仍有大多数家庭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那种肝肠寸断的思念,那种望眼欲穿的期盼,一直折磨着他们的家人,也一直折磨着我们—— 一直关注着流浪走失人员的志愿者。2020年10月19日,夏某某在老父亲、弟弟及表弟的陪伴下,历经二十多小时的车程,回到阔别十七年的老家。夏某某的弟弟感谢说:如果不是志愿者提供信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哥!让爱回家志愿者祝福夏某某在家人的眷爱下,走上美好的人生路!
编后记:案例总结如未完善,请与网站编辑者(小佳 aihuijiagongyi)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核实后进行修改!